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洛阳市各小区即将进入供暖倒计时,市民也将享受到暖气带来的温暖。但我们在享受温暖惬意的同时,仍需要防备可能随之带来的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血黏度增高等“暖气病”。
供暖季患“暖气病”的人增多
市民谢女士是一个非常怕冷的人,虽然还未到冬季,但随着近几日晚上气温逐渐走低,睡觉时已经开始开空调了,10月28日空调更是开了一晚上。“这两天,总觉得口干舌燥,嗓子像是要上火,也开始咳嗽了。”谢女士说,她为此种莫名的症状感到苦恼。
根据医生的诊断,认为谢女士有可能患了“暖气病”。据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感染专家介绍,每年当气温下降时,尤其开始供暖后,都会有不少感冒、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扎堆就医。“谢女士的症状应该是由于空调暖气所致,她应该注意调整室内温度。”
专家表示,每年冬天,吸道感染、咽干、咳嗽的病人有所增加,就是由于室内变暖,室内外温差变大,不注意防范所引起的。对此,专家提醒市民,今年供暖即将开始,市民在享受暖气带来温暖惬意的同时,仍需要防备暖气有可能带来的“暖气病”。
温度高、空气不流通导致“暖气病”
什么是“暖气病”?
据了解,在冬季供暖期,市民对房间内舒适的温度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为了保持温度。居民一般都关门关窗,时间一久,室内空气就会比较干燥。干燥的环境容易让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此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热和种种不适感,如烦躁不安、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血压改变、尿量减少、软弱无力等。这些就是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
据专家介绍,不少患者有流鼻血、胸闷、软弱无力的症状,这都是因为进入供暖期,室内给了暖气,屋里密不透风造成的“暖气病”。“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是由于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等原因导致的一些症状。
专家表示,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容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除了暖气,空调、电暖气等取暖设施同样会造成室温过高,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为病菌的孳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
开窗通风、养绿植可以防范“暖气病”
如何预防“暖气病”呢?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据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室温保持在18℃至24℃之间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多开窗通风,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空气相对干燥,各种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
供暖后,随着室内温度上升,一些灰尘、细菌等过敏原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飘浮在空气中,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供暖前一定要来一次家庭大扫除,尤其是一些卫生死角,更需要及时清理,不给病菌留下孳生繁殖的“温床”。
此外,专家建议,市民不要长时间封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头晕、口鼻发干,甚至咽喉肿痛、感冒等症状。早、晚开窗多通风,有必要时,可以多去室外转转,这样可以使人体适应供暖后突然升高的温度,调节人体对温差的适应能力。
此外,除了使用加湿器或在床前摆盆水来增加空气湿度,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赵腾飞
欢迎光临 修空调啦 (http://xktl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