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空调啦

 找回密码
 加入修空调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随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

 关闭 [复制链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8:27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通风管道及附件

第4.6.1~4.6.3条 关于通风管道

通风管道是风管和风道的统称。风管系指由薄钢板、铝板、硬聚氯乙烯板和玻璃钢等材料制作的通风管道;风道则系指由砖、混凝土,炉渣石膏板和木材等建筑材料制成的通风管道。这几条术语的命名及释义均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确立的。

第4.6.4~4.6.6条 [通风]总管、干管、支管

总管、干管、支管等术语已在本标准第三章《采暖》中建立了词条,广义上说,其内涵与通风系统各相应部分管道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考虑到采暖与通风管道所对应的英文词不同,前者用pipe,后者用duct,不能互为替代,同时在涵义上也各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因此,本节中收录了[通风]总管,[通风]干管和[通风]支管3条术语,以示区别。

第4.6.10条 通过式风管

由于设计和布置需要,有时通风系统的风管需通过某些非本系统所服务的房间或场所敷设,只是“通过”一下,并不发生风量交换,这样的通风管段称为通过式风管。当通过式风管中所输送的是剧毒、可燃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空气混合物时,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严密、无接头且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

第4.6.11~4.6.13条 关于风帽

从能否防止气流倒灌和有效进行自然通风的角度,风帽可分为避风风帽和不避风风帽两大类。筒形风帽属于避风风帽,因外形大都是圆筒形的,故英文名称译为cylindrical ventilator;又因一般装在屋顶上,故国外也称其为roof ventilator,本术语同时予以推荐。伞形风帽和锥形风帽乃是机械排风系统的末端排放口,主要是用于防雨的,不具防止倒灌的功能。由于伞形风帽和锥形风帽作用相同而结构相异,常常分别用于性质和要求不同的排风系统,故单独设立条目。

第4.6.29条 风口

本条术语泛指通风、空调系统向室内送风和从室内排风、回风用的各种送风口、吸风口和回风口。值得注意的是,本标准第4.6.38条(排风口)和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所谓的排风口,乃是排风系统向大气中排放空气及其混合物的排放口,其涵义是与从室内排风用的吸风口完全不同的;本标准第4.3.13条(进风口)和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所谓的进风口,乃是机械送风和空调系统采集室外新鲜空气的孔口或装置,其涵义也是与向室内送风用的各种送风口完全不同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7:06 | 只看该作者
五节 有害气体净化及排放

第4.5.1条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泛指对人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气体(gas)和蒸气(vapor),故英文对照词采用harmful gas and vapor,但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英文词的组合加以判别和选择。

第4.5.2~4.5.8条 关于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有吸收、吸附、燃烧、冷凝等多种,这些方法都是通风净化技术中常用的。由于对这些术语的定义文字比较简短,难免有意犹未尽之处,因此对其中部分术语再作些说明:第一,气体吸收是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从混合气体中有选择地清除某些有害组分,从而使有害气体得到净化,由于技术先进、行之有效,因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用碱溶液或氨水吸收SO2气体等。第二,气体吸附是采用适当的吸附剂清除混合气体中有害组分的方法,与吸收过程不同,吸附是物质在相邻界面上的扩散过程,它又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前者是分子间力的相互吸引作用,如利用活性炭吸附各种气体;后者是以类似化学键的力相互吸引,如用活性氧化锰吸附汞蒸气。第三,气体燃烧是采用燃烧方法清除混合气体中有害组分的方法,分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三种方式。通过燃烧可销毁那些可燃的或在高温状态下能分解的有害气体、蒸气和烟尘。这种方法广泛用于有机溶剂蒸气及碳氢化合物的净化处理,也可用于消烟和除臭。第四,气体冷凝是通过冷凝过程分离混合气体中有害组分的方法,并可兼得回收有价值成分的效益。本标准将这些术语一并收入的目的,是体现对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视,并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加深对这些术语的理解。

第4.5.16、4.5.21~4.5.24条 关于大气扩散及[排气]烟囱

在通风工程中,限于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某些有害气体、剧毒物质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尚缺乏必要的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净化手段,故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只好将未经净化或净化不完全的废气直接排入高空进行稀释,从而使其落地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第4.5.16条(大气扩散)就是这个涵义。本标准还把与此有关的几条术语如[排气]烟囱、烟羽、烟羽抬升高度和烟囱的有效高度等同时收入,以求相对完整。为有助于对这几条术语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列图4.5.16供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5:5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除尘

第4.4.1条 粉尘

在本条术语中的释义中,之所以没有将粉尘的粒径明确地规定下来,是由于各种文献说法不尽相同。例如,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IS03649,通常把能悬浮一定时间且借其自重能沉降的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粒子视为粉尘:美国ASHRAE的《Terminol-ogy of 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and Refrigeration》以及ASHRAE“手册”(基础篇),通常把粒径小于100μm的固体空气悬浮体(气溶胶)定义为粉尘;日本《集尘技术手册》,通常把含尘气体中粒径大于1μm的固体粒子称为粉尘;英国有关文献把粒径大于75μm的粒子称为粗尘(grit);另据有关文献介绍,在通风除尘领域中,一般将1~200μm乃至更大粒径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根据对上述文献的综合分析,编写了本条术语的释义。

第4.4.6条 气溶胶

本条术语的定义和英文对照词系引自国际标准IS03649,但其中粒径范围0.001~1000μm则是参考有关文献加入的。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气、烟雾等均可视为气溶胶。

第4.4.8~4.4.10条 烟[尘]、烟[雾]、烟[气]

这几条术语的释义和英文对照词都是引自国际标准IS03649,但其粒径范围是参考有关文献加入的。这些术语的汉语名称,则是分别根据其英文内涵确定的,为的是使以前比较混乱的叫法趋于统一。如smoke的英文释义是由于高温分解或燃烧时产生的可见气溶胶,许多文献均译为烟或烟尘,故定名为烟[尘];fume的英文释义是由燃烧或熔融物质挥发的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悬浮粒子,故定名为烟[雾];fumes的英文释义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通常带有异味的气态物质,故定名为烟[气]。

第4.4.28~4.4.32条 关于除尘及除尘方式

除尘是捕集、分离含尘气流中粉尘的技术之统称。具体的除尘方式有采用通风机和干式或湿式除尘器组成的除尘系统进行除尘的机械除尘;有采用水力除尘、蒸汽除尘和喷雾降尘抑制扬尘的湿法除尘;有将机械除尘和水力除尘综合在一起使用的联合除尘。本标准将这些常用术语一并收入,以示相互之间的差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湿式除尘器的除尘系统,属于机械除尘,而非属湿法除尘。至于本标准第4.4.34条(湿法作业),乃是将物料加湿进而防止粉尘放散的操作方式,不属于哪一种具体的除尘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5: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机械通风

第4.3.6条 事故通风系统

本条术语是本标准第4.1.16条(事故通风)的延伸。事故通风系统一般均设计成机械排风式的,用排风机连同吸风口、风管和排放口等组成的系统,就地排除事故时突然放散的大量有害物质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空气混合物。但有时(例如单层建筑物且只放散比空气轻的有害物质时)事故通风系统也可以设计成机械送风式的,并辅以自然通风,用以稀释有害物质,为简化词条,压缩篇幅,本节只收录事故通风系统—词,而未再细分事故送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系统等。

第4.3.7条 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的种类很多,广义上说应包括通风工程中所有的设备,如电动机、水泵等。考虑到这些设备一般是作为辅机或配套形式出现的,而且属于通用设备,故在释义中没有将其作为典型例子一一例举。

第4.3.13条 进风口

本条术语系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命名的,特指机械送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用于采集室外空气的孔口或装置,包括百叶窗、采气塔等。从广义上说,虽然自然通风进风用的门窗、孔洞之类也属于进风口,但却非属本条术语定义的范围。关于进风口的英文对照词,《新国际制冷辞典》(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Refrigeration)等文献中,同时并列air intake和air inlet,但鉴于美国ASHRAE的《Terminology of 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and Refrigeration》把air inlet明确定义为“从空调房间排风或向空调房间送风的装置或孔口”,为防止混淆,故本条仅推荐air intake一词,而未推荐air inlet。

第4.3.18~4.3.28条 关于局部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简称排风罩)是各种类型排风罩的统称。排风罩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各种文献和著述不尽相同。有的按作用原理分,有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和吹吸式排风罩等;有的按罩子形式分,有密闭罩、伞形罩、柜式排风罩(排风柜)和槽边排风罩等;有的按结构型式及密闭范围分,有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和大容积密闭罩等。鉴于局部排风罩是机械排风和除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通风、除尘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标准将有关局部排风罩的术语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予以收录。

关于各种排风罩的定义或涵义,已在本标准的有关条目中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与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也是一致的,因此一般不难理解。现仅对外部吸气罩和接受式排风罩作补充说明如下:外部吸气罩系利用气流的抽吸作用将罩口外部的污染物抽走,如冷过程污染源上部的伞形罩和旁侧的侧吸罩等;接受式排风罩则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方向和速度的污染气流顺势接收,如砂轮机的吸尘罩和热过程上部的伞形罩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5:1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自然通风与隔热降温

第4.2.1~4.2.2条 有(无)组织自然通风

有组织自然通风和无组织自然通风均属自然通风范畴,根本区别在于能否人为地根据需要加以控制。过去有人认为自然通风专指有组织自然通风,这种解释似乎有些以偏概全,故仍同时保留这两条术语。不过从通风设计可涉及的范围来看,确实都是有组织自然通风(俄文称аэрация)。无组织自然通风无须在设计中特别加以考虑。

第4.2.8~4.2.12条 关于建筑气流区

关于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所形成的气流流型及空气动力特性不同的几个区域,本标准收录了建筑气流区、稳定气流区、正压区、空气动力阴影区和尾流区等术语。这些区域的正确定义和判别,对通风设计其中包括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平面位置及排放高度)的选择、防止气流倒灌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防火、防爆、防腐等都有重要意义。现参照苏、美等国家的有关技术著作,将建筑气流区及其分类示于图4.2.8~12,供参考。本标准第4.2.13条列出了负压区一词,则是对空气动力阴影区和尾流区的概括。



在图中所示的几个气流区中,空气动力阴影区与通风、空调设计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该区的空气呈负压闭合循环流动,污染物一旦流入这一区域,就难以得到室外大气的稀释,而且随着污染物不断进入而愈发严重。因此,设计时须将污染空气排放口置于空气动力阴影区以上。

空气动力阴影区的别名及英文对照词还有气动阴影、气动尾迹(aerodynamic shadow)、回流空穴(recirculation cavity)和回流区(recirculation region)等。本标准的汉语命名是本专业常用的,而且与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一致。英文对照词则推荐的是国外书刊上常见的。

第4.2.17条 散热强度

将车间单位容积的散热量定名为散热强度,用以确定该车间属于冷车间还是热车间(以23W/m3分界)是比较确切的。以前有的标准、规范用散热量一词表示这一概念,因为散热量一词是指单位时间散发的热流量,体现不出单位容积散热量的大小,而且还与本标准第4.2.15条混淆,因此本条术语定名为散热强度。

第4.2.32条 地道风降温系统

因无合适的英译名,因此,英文对照词未予推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4:03 | 只看该作者

RE: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 第四章 通风

第四章 通风

第一节 一般术语

第4.1.1条 通风

通风一词的内涵是广义的。既包括民刚建筑的通风换气,也包括生产厂房中为消除余热、余湿和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门然通风、机械通风、除尘、净化等工业通风技术在内。通风的英文对照词ventilation比较常用,故予推荐,此外还有用draft和draught的(意为通风、穿堂风),因为不常用,而且中英文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故未予推荐。

第4.1.6条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一词,国内外也有称为稀释通风的,如美国ASHRAE“手册”(系统篇)称为dilution ventilation,特指利用引入比较新鲜的室外空气稀释有害物质,使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全面通风一词已沿用多年,而且其涵义比稀释通风更广一些,故本标准采取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叫法,将这种通风方式定名为全面通风,英文对照词也未推荐dilution ventilation。

第4.1.10~4.1.11条 无组织进(排)风

自然通风不全部都是有组织的和可以控制的。在民用建筑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中,由于风压、热压作用或机械送排风风量不平衡,室内会产生负压或正压。负压时,室外空气会通过门窗,孔洞或缝隙进入或渗透到室内;正压时,室内空气则会通过同样的途径排至或渗漏到室外。这种进风和排风方式,当不是通过人为计算和人为安排的,则称为无组织进风和无组织排风。这种无组织自然通风乃是民用居住建筑的主要通风方式之一。

第4.1.13条 局部送风

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同属局部通风的组成部分。局部送风不限于空气淋浴一种形式,苏、美等国家均把局部送风视为一类包括几种不同形式的送风方式。如苏联,局部送风包括空气幕、空气淋浴和吊车司机室的通风等;美国ASHRAE“手册”(系统篇)中,局部送风包括直接向下部作业地带全面送风(low-level or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和向局部区域或工作地点送风(local-area or spot-cooling ventilation),后者又分为向工作小室全面送风(localized general ventilation)、向车间中小范围送入比较凉爽的室外空气和以高速气流直接向固定工作点送风以提高蒸发冷却效应即空气淋浴(spot cooling)等三种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局部送风的内涵比空气淋浴广泛,以前有的著述包括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内,仅仅把局部送风等同于空气淋浴的解释是欠妥的。

第4.1.39条 防爆

为便于对本条术语的理解,现将释义中两个难以理解的词语进一步说明如下:爆燃,系指燃烧区以低于音速的速率向周围未反应物质中扩展的现象;爆轰,系指燃烧区以大于音速的速率向周围未反应物质扩展的现象。爆燃和爆轰都是一种放热反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3:2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采暖设备及附件

第3.6.5条 换热器

原名热交换器。根据现行有关换热设备的国家标准正名为换热器,本标准其他相关术语亦然。

第3.6.21条 散热器

散热器的英文对照词radiator属于传统名称,实际上指的是惯称暖气片之类的散热器。鉴于国外对散热器也有称为heat emitter的,故予并列。根据本标准全国审定会裁决,没有推荐heating appliance,因为该词的涵义更广,泛指各种散热设备。

第3.6.41~3.6.42条 分水器、集水器

由于这两条术语国外都叫header,不分“集”,“分”,故采用同一英文对照词。

第3.6.55条 疏水器

原机械部阀门标准把疏水器定名为疏水阀,我们认为疏水器比疏水阀不但命名合理而且也符合本专业习惯,故仍称疏水器。本标准中的其他相关术语亦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3:33: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水力计算

第3.5.4~3.5.5条 共同段、非共同段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在进行系统的阻力平衡计算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允许差额,应只考虑非共同段而不计入共同段的阻力,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运行效果达到设计要求,避免水力失调。系统各环路的共同段和非共同段,如图3.5.4~5所示。以环路a-d-e-h和a-c-f-h为例,c-d-e-f和c-f,属于非共同段,其他部分为共同段,其余环路以此类推。



第3.5.28~3.5.30条 静压、动压、全压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阻时,静压、动压和全压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关于静压、动压和全压这3条术语的定义,原本已经基本表达清楚了,唯独关于动压的定义中“由于动能转变为压力能而引起的超过流体静压力部分的压力”一段文字,使人感到有些费解。为此,现以流体在某一锥形管中运动的压力图式为例,作为补充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吸入段A—A截面处的全压绝对值为a1a3,静压绝对值为a2a3,动压为a1a2=a1a3-a2a3(即在吸入段的全压中超过静压部分的压力);压出段B—B截面处的全压为bb2,静压为b1b2,动压为bb1=bb2-b1b2(即在压出段的全压中超过静压部分的压力);吸入段和压出段的全压之和为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0:05:5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管道及配件

本节收录的术语分三类:一类是基于采暖系统的不同部位及功能区分的管道类别,其中包括总管、干管、主管、支管、散热器供热支管和散热器回水支管以及排气管、泄水管、旁通管、膨胀管、循环管、排污管、溢流管等;二是采暖管道及其与设备的连接配件,其中包括管接头、三通、四通、丝堵、补心和丝对等;三是管道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这些术语都是设计工作常用的,—有的比较容易混淆,为此分别列出术语条目并下定义或作说明。至于施工单位的工人师傅对上述术语中的某些俗称,根据编制术语的共同原则,一般没有沿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0:05: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采暖系统

第3.3.8~3.3.19条 关于采暖系统制式

关于以热水或蒸汽作热媒的采暖系统制式方面,本标准收录了各种常用的基本术语,其中包括同程式系统、异程式系统、单管采暖系统、双管采暖系统、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上分式系统、下分式系统和中分式系统等,据此还可以作出诸多形式的排列组合,如上分式单管采暖系统和下分式双管采暖系统等。考虑到这些术语层次较低,而且很容易根据基本术语复合而成,为精简条目、压缩篇幅,故本标准没有一一收录。关于上分式、下分式和中分式系统这几条术语的名称,是根据50年代出版的本专业常用名词确定的,是有其特定涵义的,比如上分式系统是指自上而下分配热媒;下分式系统,则是指自下而上分配热媒,多年来已成习惯,故作如此命名,并在释义中给出其他比较常见的别称。关于某些采暖系统的简称,如单管采暖系统简称单管系统,双管采暖系统简称双管系统,单双管混合式采暖系统简称单双管系统等。未在术语释义中一一例举,仅在此加以说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修空调啦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修空调啦  

GMT+8, 2024-5-20 07:44 , Processed in 0.2012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