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空调啦

 找回密码
 加入修空调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随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

 关闭 [复制链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3: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空气调节系统

第5.3.5条 全空气系统

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对空调系统进行分类时,可归结为全空气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和全水系统三大类。全空气系统指的是室内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空气处理设备送入房间的空气负担的系统。一般的低速集中式单风管空调系统和双风管空调系统即属于此种类型的系统。

第5.3.10条 新风系统

本条术语选用的两个英文对照词来源于1987年美国ASHRAE“手册”。在权威性的英语专业文献中尚未查到fresh air system的译法,故不采用。

第5.3.11条 空气一水系统

随着空调装置日益广泛的应用,建筑物设置空调的场合越来越多。对于大型空调系统而言,如再度使用全空气系统,就将要求占用可观的建筑空间,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实观。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冷水直接送入室内以负担一部分房间热湿负荷,另一部分由集中送来的空气负担。诱导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即属于此种类型的系统。

第5.3.14条 全水系统

由于水比空气的比热容大得多,所以在房间和系统的热湿负荷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水作为介质比使用空气作介质所需要的介质数量要少得多,因而相应管道所占建筑空间也小得多。与全空气系统和空气一水系统相比,这是全水系统的最大优点。但是,仅使水来消除房间的余热、余湿,并不能有保证地解决室内的通风换气问题,而只能靠门窗渗透空气供新风。所以这类系统较少单独使用,例如属于此种类型的风机盘管系统通常就不单独使用,而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即空气一水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3:2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空气处理

第5.4.4条 比焓

在本专业具体应用中,通常将比焓简称为焓,但二者在概念上并不是等同的。

第5.4.5条 含湿量

本条术语的英文对照词为目前美国ASHRAE正式使用的,有的也可用mixing ratio。按我国习惯,似译为moisture content较妥。此种说法ASHRAE以前虽曾用过,但现在并不推荐。需要注意的是,本条术语的定义是以干空气的质量为基数,而不是以湿空气的质量为基数,后者称之为specific humidity(比湿)。

第5.4.18条 等温加湿

空气状态沿焓湿图中的等温线变化,这是一种理想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工程应用中采用向空气中喷入干饱和蒸汽的加湿方法,空气的状态变化近似这一过程,但并不严格。由于干饱和蒸汽的温度总高于空气温度,所以蒸汽喷入之后也同时将显热带给空气,从而使加湿后的空气温度略有升高。由于这部分显热量十分有限,实际变化过程线与等温线之间形成的偏角大约只有3~4°,所以工程设计和计算中均按等温线考虑,由此形成的误差是微乎其微的。

第5.4.19条 热湿比

本条术语以前习惯称为角系数,来源于俄语угловодкоэффициент一词,在我国已广为采用多年。鉴于角系数这种命名不很确切,且与传热学中辐射换热过程所采用的角系数一词混淆,故本标准正式定名为热湿比。英语文献中描述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时使用显热比(sensible heat ratio)一词,即显热对于全热的平均变化率,因此,找不到正式的英文对照词,只能由俄语文献的英译本中选取。本词条所列的英文对照词angle scale来源于苏联B·B·巴图林所著《工业通风原理》一书英译本。

第5.4.28条 机器露点

根据空气被冷却处理方式的不同,本条术语有两种定义:

第一,当空气由冷盘管冷却时,其被冷却的理想终状态点,可以假定为对应于冷盘管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状态点。当该温度等于或高于被处理空气初状态点的露点温度时,空气冷却处理过程是干式的;反之,当该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初状态点的露点温度时,冷却过程中会伴随有凝结水析出,因此是湿式的。曲于两种冷却过程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预先知道机器露点的数值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第二,当空气由喷水室冷却时,工程上可近似用连接空气初、终状态点的直线来表示空气变化过程。空气达到的终状态与其和水的接触程度及接触时间是否充分有关,也与喷水方法及喷水室的级数有关。经验表明,对于单级喷水室空气终状态的相对湿度大致可取为95%,而对于双级喷水室,相对湿度可接近100%,习惯上称这种经喷水室后达到的空气终状态点为机器露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3: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气流组织

第5.5.10条 射程

释义中所谓的“规定的末端值”,视工程上的要求而定,例如1.0,0.75,0.5m/s等。如无特别要求时,最大射程一般可按末端速度为0.25m/s计算。该值是由英制速度为50ft/min换算而来的。

第5.5.11条 射流扩散角

本条术语给出的定义和英文对照词是按西文文献编写的,对于俄语文献,习惯上将射流扩散角规定为主体段射流张角的一半,即本条定义角度的1/2。

第5.5.17条 侧面送风

释义中所谓的“侧面风口”,系指位于风管侧壁或侧墙上的送风口。从送风口送出的气流方向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当送冷风时,通常调整风口导流叶片使气流向上倾斜,以利用附壁效应使射流贴附在顶棚下,这样可以增加射程,以避免冷气流过早下落至工作区;当送热风时,通常调整风口导流叶片使气流向下倾斜,这样可以避免热气流因浮力作用贴附在顶棚下而达不到工作区。

第5.5.24条 稳压层

当送风口很多且最近、最远风口之间的距离又较大时,采用管道送风难以使多风口之间达到阻力平衡,由此造成送风不均。此时就需要设置一个足够大的空间,送风先进入该空间使速度大大降低,从而使空间各点静压趋于一致,以此保证各送风口送出的风量近似相等,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孔扳送风方式中的吊顶空间和计算机房下送风的架空地板下部空间均属此类型空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3:5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空气调节设备

第5.6.3、5.6.6条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英文对照词来源于美国ASHRAE 1986年出版的《Terminology of 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and Refrigeration》一书。之所以称之为system,是因为该空调器确系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中间用管道联接起来的系统。而conditioner指的是一个整体,即所有有关部件均组装在一个箱体之中。因此,分体空调器不能改称为split air conditioner,而只能叫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至于术语的汉语命名,系根据本标准全国审定会的裁决确定的,其原则是将带制冷部分的空调设备定名为空气调节机(器);不带制冷部分的空调设备定名为空气调节机组。据此将第5.6.6条定名为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

第5.6.43条 静压箱

静压箱的原理和作用见本标准条文说明第5.5.24条(稳压层)。第5.5.24条强调的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本条强调的是一种具体结构,通常是空调器中的一段或一个部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6:2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制冷

第一节 一般术语

第6.1.1条 制冷

制冷又称致冷,国内有关辞书中也有称冷冻的。结合国内有关专业习惯认为正名为制冷较适宜。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以及《制冷学报》等均定名为制冷。

制冷这一术语是指人工制冷技术,因此其涵义广泛得多。它可以包括研究低温的产生、应用及有关物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的特性等技术,不能仅仅理解为冷却过程。工业及科研上通常将制冷分为普冷(高于一120℃)及深冷(低于一120℃),这一规定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的。空调制冷则属于普冷的一个分支。

空调和制冷是相关的两个领域,但又各有其范围,现用图6.1.1予以说明。



以上说明空调包括制冷的部分技术,并会由于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目前空调采用的制冷方式主体还是蒸气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方式。制冷采用的英文对照词为refrigeration,深冷则用cryonetics。

第6.1.3条 制冷量

制冷量采用的英文对照词是refigerating effect,涵义是特指在规定工况下制冷系统(制冷机)蒸发器的制冷剂单位时间内移出的热量,其值等于系统中制冷剂质量流量乘以制冷系统中两个指定点或制冷剂两个指定热力状态的比焓差,它所表示的是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本身吸入或放出的热量。

该英文词不同于refrigerating capacity(国内习惯上曾称其为产冷量),后者是特指制冷系统(制冷机)从被冷却介质或空间中所移出的热量。二者涵义上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从制冷系统本身来研究,而后者则是从被冷却对象来研究。对此,美国ASHRAE“手册”(基础篇)有明确阐述。

第6.1.4~6.1.5条 标准制冷量、空调工况制冷量

标准制冷量、空调工况制冷量是进行制冷机性能指标比较或选择制冷机时的两个重要参数。空调用制冷机或空调器铭牌上多数给出这两个参数,原因就在于制冷运行温度条件不同时,制冷量数值相差较大,例如某制冷机标准制冷量为1时,空调工况制冷量数值上可为2乃至更大些。

以下以压缩式制冷机采用常用的几类制冷剂为例,说明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的不同点(见表6.1.4~5)。



由表6.1.4~5可以看出,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的运行条件是不同的。由此才导致制冷量数值的不同,即不指出运行条件的制冷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6.1.16条 制冷性能系数

制冷性能系数也称制冷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采用热力系数(英文对照词为heat ratio)表示这一特性,与制冷性能系数涵义是一致的。

在美国还采用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国内技术界称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数,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单位用BTU/h表示)与总的输入电功率(单位用W表示)的比值,涵义上也是一致的。

这里要说明,由于计算时采用不同单位,因此所得数值也不相同。例如,当制冷量和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分别采用kcal/h和W表示时,COP=1;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即均用W)表示时,COP=1.16;当分别采用英热单位(BTU/h)和W表示时,EER=3.97。

上述术语名称,在国内外制冷技术领域都使用,只是使用场合或不同国家习惯有所不同而已。这里要进一步说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运行的能源利用系数,实际上制冷机大都是在非标准条件下运行,因此美国还提出SEER(seasonal enerqy efficiency ratio)即季节性能效比等术语,涵义也没本质上的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7: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制冷剂与制冷循环

第6.2.2、6.2.9条 制冷剂、载冷剂

制冷剂采用的英文对照词为refrigerant或primary re-frgerant,多数辞书上取前者。载冷剂的英文对照词,本术语中采用secondary refrigerant;refrigerating medium。两者同是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目的的工质,不同点在于制冷剂通过制冷循环实现制冷,因此一定伴随相变及潜热变化;载冷剂则是用在间接制冷系统中,并通过显热的变化实现制冷的,例如冷水机组中的冷水就是载冷剂。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制冷剂、载冷剂在性能上有许多不同要求,但根本一点是在制冷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以水为例,既可以作为压缩式冷水机组中的载冷剂(chilled water),又可作为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water as refrigerant)。水不能作为压缩式制冷机制冷剂的原因是由于水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小,会使压缩机体积太大。但在吸收式制冷机中是通过吸收等过程实现升压目的,因此可以用作制冷剂。因此,术语释义中用在制冷系统所起作用来区分制冷剂与载冷剂是合适的。

第6.2.20条 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是热力循环的一种,热力循环包括制冷循环和热机循环。

理想制冷循环为逆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及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实际制冷循环由于制冷剂同外界热交换是在有温差条件下,并且运行中存在各种能量损失,因此远小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工程上往往以逆卡诺循环作为标准,尽量减少运行中各种能量损失,以提高制冷机效率。

第6.2.21、6.2.30条 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压缩式制冷循环与吸收式制冷循环尽管实现制冷循环采用的动力不同,但确有如图6.2.21、30所示的相似之处。从图中可以看出,压缩式与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冷凝、蒸发及节流过程是相似的,只是升压过程不同。前者采用压缩机,后者则是通过吸收、用泵升压及蒸气发生3个过程来完成制冷剂的升压过程,即通过热解来完成升压过程实现制冷目的。根本不同在于这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9: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制冷方式与制冷系统

第6.3.4~6.3.5条 直接制冷系统、间接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包括直接制冷系统和间接制冷系统两大类,根本不同在于直接制冷系统只包括制冷剂回路;间接制冷系统中包括制冷剂及载冷剂两个回路。例如,冷水机组属于间接制冷系统。

第6.3.8条 一、二次泵冷水系统

一、二次泵冷水系统是采用集中冷源的一种典型方式,典型图式如图6.3.8所示。



特点是在二次环路中设置多台并联水泵或并联变流量水泵,当负荷变化时,可通过改变水泵台数或转速调节负荷侧二次环路中的循环水量以节约冷水输配中的电耗。在一次侧设旁通管,可通过压差控制等方式,实现制冷机中冷水环路水力工况的稳定,以确保制冷机的安全运行。它可以适应负荷侧变水量运行或压力不等的多环路用户的水系统的运行等,也叫初、次级冷水系统,采用的英文对照词也有用primary/secondary pump chill water system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19:2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制冷设备及附件

第6.4.1条 制冷机

制冷机采用的英文对照词为refrigerating machine,这一术语在有关文献及辞书上多见,如《英汉工程技术词汇》、《冷冻空调用语事典》(日)、《新国际制冷辞典》和《制冷工程技术辞典》等。基本涵义是实观制冷目的的各部分组合的总称。它区别于常讲的制冷主机,制冷主机特指制冷压缩机(refrig-erating compressor)。制冷机是一等同于制冷系统(re-frigerating system)的概念。在美国ASHRAE等有关文献中,多采用refrigerating system这一类术语。经比较,制冷系统同制冷机概念是等同的。有的辞书中释义制冷机有成套的涵义,而制冷系统也有成套的涵义,并不能准确说明两者的区别。国内工程上也常用制冷机这一术语,例如暖通专业有关手册中将制冷机组(refrigerating unit)也并入制冷机,可见制冷机是一个大概念。制冷机组、冷水机组等则是制冷机的一种,例如离心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等都包括在制冷机内。结合国内习惯,本标准同时收录了制冷机和制冷系统(第6.3.3条)这两条术语。

第6.4.9、6.4.19条 冷凝器、蒸发器

对于完成制冷机制冷循环的这两大主要换热设备,国内外工程界的叫法是一致的。冷凝器用在制冷机高压侧,是将制冷剂热量通过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带出的散热式换热器。蒸发器用在制冷机的低压侧,完成制冷目的。可分为直接冷却式(直接冷却空气或冻结物)及间接冷却式(制冷剂首先冷却载冷剂,再通过载冷剂实现冷却目的),因此蒸发器是吸热换热器。

第6.4.35条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有些文献中也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absorption refrigerating plant(installation)。它是单效(又称单级),双效(又称双级)及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统称。这是由于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不同点在于单效采用一个发生器,双效采用两个发生器,因此可以利用较高压力(例如0.6~1MPa)的蒸汽,具有减少冷凝器的负荷等优点。直燃式同一般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只是热源取自然气、燃油等。

第6.4.43条 热泵

热泵与制冷机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即采用热机循环的逆循环(制冷循环)来实现其功能的,但用途不同。制冷机是从较低温度的介质或环境吸热,实现制冷目的;热泵则是从较低温度介质或环境吸热,并将热量传给较高温度介质或环境,实现供热目的,或做成同时实现制冷制热目的的两用热泵。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较低温度的介质或环境传向较高温度介质或环境,必须采用高位能作为补偿条件。但由于消耗的仅是高位能的一部分,并且吸取低品位的热能又往往是空气、水、土壤及其他各种废热,因此热泵具有节能意义。目前使用的热泵有机械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蒸汽喷射式热泵及热电热泵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21:08 | 只看该作者

RE: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 第七章 自动控制

第七章 自动控制

第一节 一般术语

第7.1.1条 自动控制

本条给出的定义是广义的。自动控制的涵义既可以是最简单的开和关,也可以是复杂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的实质,就是利用控制装置模仿人或代替人去对设备,系统或生产过程等进行各种操作的过程。在空调中经常采用的自动调节也是自动控制的一种形式,但它是具有被调参数负反馈的闭环系统,与自动测量,自动操作和自动信号报警等开环系统有本质的区别。控制系统的应用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自动控制的分类上有多种方法:可以按被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流量等分类,也可按凋节规律等分类或按给定值的形式分类,每一种分类方法都只反应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某一个特点。

第7.1.11条 调节对象时间常数

本术语的定义是特指一阶调节对象而言的。调节对象通常分为简单对象和复杂对象,简单的对象是指只有一个被调参数,而且对象内部被调参数的取值是一致的,若不考虑传递滞后的影响,当出现扰动时,被调参数立即发生变化。严格说来,空凋对象是有纯滞后的分布参数对象。在工程计算中,为使问题简化,一般不考虑调节对象的纯滞后并把空调对象按集中参数处理,多数空调对象一般可以一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近似描述,一阶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是表示扰动后被调参数完成其变化过程所需时间的一个参数,即表示对象惯性的一个参数。时间常数的数值可用实验方法求得。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还可用“调节对象受到阶跃干扰后,被调参数从扰动零值变化到其总变化量的63.2%所需的时间”表达。

第7.1.12条 调节对象滞后

在自动控制专业中滞后也称延迟或时延,在空调专业中多习惯称为滞后,这与自控专业术语命名仍是一致的,只是在空调专业中把本条术语命名统一了。调节对象的滞后有传递滞后和容量滞后两种。传递滞后是由于调节机构的位置距被调参数所在的容积有一段距离,能量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产生的。被调参数开始变化的时刻落后于扰动出现的时刻,这个落后的时间称为传递滞后,也称纯滞后。除传递滞后外,由于调节对象存在一个前置容积,如空调房间的围护结构,从传热机理看围护结构即是一个容积,室内是另一个容积。当一个扰动出现后,由于这个前置容积首先要吸收(或放出)能量来改变自身状态,然后才能使被调参数逐渐变化,这样被调参数开始变化后的时刻就会落后于干扰量出现的时刻,这种滞后是由于对象具有前置容积造成的惯性而产生的,故称为容量滞后。调节对象的总滞后是上述二者之和。

第7.1.23条 无定位调节

无定位调节的执行机构是一个转速恒定的电动机,当被凋参数与给定值无偏差或偏差小于允许范围时电动机不转动,当被凋参数超过给定值上(下)限时电路接通,电动机以恒定速度转动带动调节机构动作,改变输出量,只要调节参数尚未回到给定允许的区域之内,执行机构就一直以恒速转动,直至偏差消除为止;而只要偏差一回到给定的允许范围之内,电动机就停止转动。这种调节不像双位调节执行机构只有两个极限位置,也不像比例调节那样调节机构的位移与偏差成比例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停留在任—位置上,故在空调专业术语中常称为恒速调节。

第7.1.24条 比例调节

本术语的命名与内涵一致,且约定俗成。定义中的输入量特指被调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比例调节在应用中除了位置比例即在调节过程中阀门的位移与被调参数的偏差成比例外,还有一种时间比例动作。所谓时间比例动作,系指其执行机构是开或关的双位动作,根据偏差的大小而改变在一个周期中开和关的比值,调节和供给调节对象的能量。由于调节机构的位置是与被调参数的一个数值相对应,当调节对象的负荷发生变化以后,调节机构必须移动到某一个与负荷相适应的位置才能使调节对象再度平衡,这就要求被调参数必须有一定的改变。因此,调节结果被凋参数必须有所变化,就是说,调节结束被调参数有静态偏差。

第7.1.25条 比例积分调节

比例调节结果存在有静态偏差,要想避免静态偏差,就必须加入另一种调节动作,譬如,被调参数偏差愈大,调节机构朝着消除偏差的方向动作愈快,这就是积分动作。其数学表达式为:


上式表明,调节机构的位移变化△u,不是和被调参数的偏差△e成正比,而是和偏差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比例积分调节,就是把比例动作和积分动作结合起来的一种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比例调节是主要的调节,积分调节则是用来消除静态偏差的一种辅助调节动作。

第7.1.26条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一般调节对象都存在一定的滞后,即当调节机构动作之后并不能立即引起被调参数的改变,特别是温度调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只有提前采取措施,才能控制偏差的扩大,微分调节主要就是起这个作用。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都是根据被调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动作的,而微分调节则是根据偏差变化的趋势(即变化速度de/dt)进行动作的。微分动作规律可用下式来表示:



纯微分动作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因为纯微分动作的输出仅与输入量的变化速度成正比,所以不论偏差本身数值有多大,只要它的变化速度没有变化,就根本没有输出。如果系统中流入量与流出量之间只有很小的偏差,则被调参数的导数总是保持小于调节器不灵敏的数值,也就不能引起调节器的动作,但这样很小的不平衡却会使被调参数偏差逐浙增大,时间长了,偏差将会超过允许的范围,所以微分调节总是与其他调节动作一起使用,把比例积分调节加上微分作用就可构成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第7.1.38条 阀权度

关于阀权度的定义及英文对照词在国内是统一的,只是中文命名在国内不一致,曾分别称过阀门能力、阀门权力、S值和阀权度等。经过对中文命名的比较,认为阀权度一词无论在中文的内涵上和与英文译名的对照上都显得较为合理。阀权度中文的内涵可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定义所述,说明阀门的压力损失占阀门所在调节支路总压力损失的百分比;第二层意思还有阀门的调节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实际上当阀权度减小时,不仅工作流量特性对理想流量特性的偏离愈来愈大,而且调节阀的可调比也愈来愈小。因此,本标准把中文命名统一到阀权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修空调啦

x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主题

1094

帖子

385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5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5:21: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控制方式与系统

第7.2.6、7.2.11条 分程控制、选择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和选择控制在空调系统中是较常用的控制方案,术语命名也是统一的,多用在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系统温湿度双参数调节中。当室内同时有温湿度要求时,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究竟是由温度调节器控制还是由湿度调节器控制,就有一个识别或选择问题。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的选择控制就是根据室内温湿度的超差情况,将温湿度调节器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到信号选择器内部进行比较,选择器将根据比较后的高值信号自动控制调节阀改变进入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的水量。采用选择控制时往往与分程控制结合起来使用,因为高值选择器在以最不利的参数为基准采用较大水量调节的时候,对另一个超差较小的参数,就会出现不是过冷就是过于干燥。也就是说如果冷水量是以温度为基准进行调节的,对相对湿度来讲必然是调节过量,即相对湿度一定比给定值小;如果冷水量是以相对湿度进行调节的,则温度就会出现比给定值低,如要保证温湿度参数都满足要求则应对加热器和加湿器进行分程控制。所谓对加热器和加湿器的分程控制,以电动温湿度调节器为例,就是将其输出信号分为0~5mA和6~10mA两段,当采用高值选择时,其中6~10mA的信号控制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的冷水量,而0~5mA一段信号控制加热器或加湿器的阀门。也就是说用一个调节器通过对两个执行机构的零位调整进行分段控制,即温度调节器既可以控制冷水表面式冷却器的阀门也可以控制加湿器的阀门。在这里选择控制和分程控制是同时进行的,也是互为补充的。此外,分程控制还可以用在多工况空调的工况转换上。

第7.2.9条 [新风]焓值控制系统

本术语给出的定义是特指空调系统中控制新风的焓值控制系统。利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它是通过测量元件测得新风和回风的温度和湿度,在焓值比较器内进行比较,以确定新风的焓值大于还是小于回风的焓值,并结合新风的干球温度高于还是低于回风的干球温度,确定采用全部新风。最小新风或改变新风回量的比例。

第7.2.10条 多工况控制系统

本术语是空调控制系统的专用术语。多工况控制系统与一般空调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第一,多了一个解决工况区识别及工况转换的逻辑量控制回路;第二,由于在不同工况时,调节对象和执行机构等的组成是变化的,因此模拟量控制系统为变结构系统。

在多工况控制中,调节的量变引起了工况的转换,转换又为新的调节提供条件,调节—转换—新的调节,这就是多工况控制的实质。在空调合理的多工况分区的基础上,多工况控制系统主要解决逻辑量控制回路的工况条件及转换条件的识别、条件的竞争和丢失以及消除或限制由于转换后执行器位置变化而产生的突变扰量等三个问题。

第7.2.14条 串级调节系统

串级调节在空调中适用于调节对象纯滞后大、时间常数大或局部扰量大的场合。

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对所有内部扰量统统包含在调节回路中都反应在室温对给定值的偏差上。但对于纯滞后比较大的系统,单回路的PID控制的微分作用对纯滞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纯滞后的时间里,参数的变化速度等于零,因此,微分单元不会有输出变化,只有等室内给定值偏差出现后才能进行调节,结果使调节品质变坏。如果设一个副控制回路将空调系统的干扰源如室外温度的变化、新风量的变化、冷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纳入副控制回路,通过主副回路的配合,将会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其次,对调节对象时间常数大的系统,采用单回路系统不仅超调量大,而且过渡时间长,同样,合理的组成副回路可使超调量减小,过渡时间缩短。此外,如果系统中有变化剧烈,幅度较大的局部干扰时,系统就不易稳定,如果将这一局部干扰纳入副回路,则可大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第7.2.16条 自适应控制系统

“适应”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生物总是企图在变化着的环境条件下维持生理的平衡,因此,自适应控制的一种设计方法就是参考人或兽的适应能力建立一种同样能力的系统。

一般计算机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数字化PID调节,另一种是规则控制。无论前者的特征常数和后者的所有规则都是预置的,在运行中不发生变化,但不同的系统显然要求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由系统结构和一些参数决定,但具体什么规则最合适,只能按照经验判断。此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将影响规则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具体的控制进行现场调试,并定期进行修正。这是一项经常而又繁琐的工作,所以希望有这样的计算机控制器能代替人去实现这些繁琐的调试程序。在控制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可以自动整定工作特性,而且在正常的运行期间又可不断地对这些工作特性加以修正和扩充而不必人为地加以调整,以达到被控对象在各种工况下的最佳控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修空调啦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修空调啦  

GMT+8, 2024-11-24 20:48 , Processed in 0.1695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